南疆重镇疏勒,不仅有平沙万里、葱岭百嶂,还有古丝绸之路的沙漠驼铃,更有各民族在此生息劳作、和睦为邻的古韵新曲。
新疆军区某部炮兵团自1968年进驻疏勒县以来,30年的风雨历程,与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增进民族团结谱写了新篇章。
1990年4月8日这一天,对于肉孜·托乎提一家人来说,是一个令人心酸而又永生难忘的日子。
就在几天前,他们得知与自己唇齿相依,患难与共20多年的汉族兄弟——炮兵团团长刘明申上校,将于今天告别南疆,赴内地某分部任职。
一大早,肉孜·托乎提在妻子阿拉努尔的搀扶下,来到庭院里的葡萄架下,暗自神伤,泪如泉涌。20多年的风风雨雨,人世间多少沧桑,多少真情一起涌上他的心头……
1968年解放军某部炮兵团进驻疏勒县。当时,刚入伍不久的刘明申,在帮助尤卡克可其其村的一次支农劳动中,结识了维吾尔族同胞肉孜·托乎提。当他得知肉孜·托乎提的父亲长年有病,兄弟姐妹较多,生活极为艰难时,便主动与肉孜·托乎提结为兄弟,承担了照顾他们一家的义务。
为帮助肉孜·托乎提一家尽快摆脱贫困,80年代以后,刘明申又从接济生活到帮助他们扩大农副业生产。搞生产经营,刘明申投资;孩子上学,刘明申交学费。岁月流逝,20多年过去了,肉孜·托乎提一家渐渐地富裕起来,刘明申也从战士成长为一名团长。但维汉兄弟之间的情谊,始终延续了下来。为表达夫妻俩对刘团长的感激之情,全家人在一起流着热泪,一针一线地特意用维汉两种文字制作了一面一米多长的锦旗,邀请了20多名乡亲,敲锣打鼓送到刘团长家中,不想被刘团长执意谢绝了。
“这该怎么办呢?”肉孜·托乎提着实有些犯难。老两口看着锦旗直发愣。“有了!”突然,肉孜·托乎提眼前一亮,“我们把汉字刘明申,改为炮兵团,不就行了吧!”顿时,一家人高兴地重新缝了起来,赶在当天下午送别刘团长时送到了炮兵团。
于是,在炮兵团就有了一面维汉两种文字不一的锦旗。维文写的是“赠给刘明申”,汉文则写的是“赠给炮兵团”。
某部进驻疏勒县以来,与驻地少数民族群众结下了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尤其是1982年部队与尤卡克可其其村结为共建单位后,部队党委提出:“我们不仅要守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更要以振兴当地经济为己任,帮助村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伴着古韵风情的疏勒小镇尤卡克可其其村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村庄,尤其是每年夏季,滔滔克孜河洪水猛涨时便是广大村民们最揪心的日子,因为如果稍有不慎,狂暴的克孜河决口,直接威胁下游居住的尤卡克可其其村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
1997年7月,炮兵团政委刘万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含着泪同团党委常委通气:“部队戍守一方,就要保一方平安,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尤卡克可其其村2800名民族群众每年遭受洪水的严重威胁呀!”那天,全团动员,17台大车、400多名官兵,全部开进了尤卡克可其其村,为村民开挖、修筑一条长达1200米的防洪排水渠。官兵们在克孜河岸边安营扎寨,顶着炎炎烈日,奋战在戈壁滩上。那是多么艰辛的日子,整个开挖过程全靠战士一锹一锹地凿。9天的开挖工程中,400多名官兵几乎人人双手磨起了血泡,15名战士由于过度劳累昏倒在渠道里;又是十多天,官兵凭两只手拌水泥,在3公里外抬石头,日夜奋战,加固渠道。尤卡克可其其村的群众实在看不下去了,提着筐,赶着车,也加入到了筑堤建渠队伍中去。临近完工的那天,扑天盖地的狂风夹杂着尘沙向毫无防备的施工队伍扑来,但谁也没提出躲一躲狂风、避一避尘沙,此时此景,让在场的地方群众都永远无法忘却……
经过19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在戈壁荒漠上挖出了长达200米,用水泥、石子浇灌而成的防洪排水渠。
竣工那天,一位白发苍苍、年龄高达86岁的尤卡克可其其村老人来到工地,给官兵们倒茶送水。他拉着一个刚入伍不到半年、满脸水泥浆的战士哭了,老人哽咽了半天,道出了一句话,“国民党军队打我们、骂我们,我连门都不敢出,你们解放军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是我们心中的救命恩人啊!”
在部队官兵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尤卡克可其其村甩掉了盐碱地、缺少科技知识等一系列包袱。水稻种植产量连年翻番。如今的尤卡克可其其村已是稻穗飘香,年年丰收,几代维吾尔族村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对此,部队党委没有丝毫满足,他们又提出了尽快帮助尤卡克可其其村走上小康路的目标。根据该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部队向村委会建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致富门路。
残疾人吾布力卡斯木就是部队帮助该村发展第三产业的典型受益人。吾布力卡斯木自幼因小儿麻痹双腿残疾。坐在自制木轮椅上的吾布力卡斯木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成天奢望着能放开肚皮吃一顿饱饭。1988年,在部队的帮助下吾布力卡斯木办起了养鸡场,当年创收1.2万元。示范效应使村养殖专业户到1997年达到32户。目前,尤卡克可其其村525户人家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就有186户,包括养殖、种植、加工、运输、建筑、园林等13个行业。乡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去年全村总收入中,第三产业的创收高达34%。
尤卡克可其其村变了。
1996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995.5元,全村拥有各种车辆64台,20万元以上存款的家庭有11户。去年,喀什地区授予该村“奔小康先进村党支部”,在疏勒县15个乡223个村中拔了头筹。村党支部书记乌斯曼·大外库力由衷地感叹道:“是解放军帮助我们奔小康,我们才有了今天富裕的新生活!”
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
10名汉族官兵在疏勒县第二居委会主任艾山肉孜的指导下,按照伊斯兰教的仪式为病逝的维吾尔族老大娘阿西汗·克来木出殡送葬。奇特的送葬队伍引来了各族群众争相观看。一位维吾尔族居民得知实情后,禁不住感叹道:“阿西汗,遇到了好人啊!”主持葬礼的阿訇动情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主持的最特别、最有意义的葬礼。”
阿西汗·克来木是第二居委会的一位孤寡老人。14年前,与居委会仅隔一条马路的某部四连官兵主动承担起照顾孤寡老人的义务。寒来暑往,官兵们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饱含着爱心的“接力棒”却传了下来。
1993年冬天,70岁高龄的阿西汗·克来木老大娘不幸遇车祸,双腿致残,卧床不起。从那时起,四连官兵们像对待自己的亲娘一样精心照料阿西汗老妈妈。他们坚持每天到老人家,为她按摩、捶腿,替她梳头、剪指甲,家里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战士们一手料理。老人被官兵的一片爱心所感动,特意到居委会留下遗嘱:“我死后,请安排解放军‘巴郎’(儿子)办理后事。活着,我无力报答他们,死后,我一定要好好保佑他们……”
这只是某部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奉献爱心的一个普通故事。尤卡克可其其村世代饮用涝坝水,严重影响着村民的健康和生命。为了让维吾尔族乡亲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部队党委一声号令,帮助尤卡克可其其村打井改水的战斗很快打响。经过官兵和村民们3个多月顶风冒雪的艰苦奋战,尤卡克可其其村建成了一间40平方米的供水控制室,铺设了4000米的供水管道,安装了一套无塔压力罐供水设备,设置了21个防冻供水栓和两个监测井,全村家家户户都接通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
开闸放水那天,全村男女老幼看着水管里流出的清泉,欢呼雀跃。78岁的村民吾拉音艾买提品尝着甘甜的自来水,乐得不停地用手捋着白胡子,对军地领导说:“解放以后,我们维吾尔族农民有三件事终生难忘:一是分到了土地,二是用上了电灯,三是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这全托共产党和解放军的福啊!”
这年夏天,克孜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直接威胁着下游14万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某部接到救援命令。当时,团长刘明申的妻子刚生小孩,九连班长韩建新刚收到母亲病故的电报,9名干部已买好回内地探亲的汽车票和飞机票,面对灾情,他们二话没说,毅然奔赴抗洪第一线。上千名官兵在沼泽地里搬运抗洪物资,风餐露宿10昼夜,与洪水顽强搏斗,终于取得了抗洪胜利,保证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官兵们班师回营时,喀什数万各族群众手持鲜花,涌上街头,为官兵们载歌载舞。
南疆军区政委孔瑛说:“这支部队30年如一日民族团结之花长开不谢,民族团结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关键就在于该部队历届党委心中时刻装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这个大局,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接力不止,常抓不懈。”
部队组建伊始,便牢记着我军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为驻地群众大办好事,积极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搞好民族团结的路子。为了增强官兵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部队党委反复深入地抓了“热爱边疆,热爱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专题教育。他们请来地方党政领导和群众代表到部队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介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从根本上打牢官兵的思想基础。就这样,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意识在官兵心中牢牢树立起来,成为部队的“传家宝”一代代传了下来。并且,一届又一届的党委班子不断赋予这项工作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在某部炮兵团有一个特殊的记事册——《民族团结事记》,册子里记述的炮兵团9届班子接力民族团结工作的进程和大小事件。如今这本册子还在不断地更新、加厚,部队与尤卡克可其其村的民族团结情谊在继续加深着,用维吾尔族村民吾拉音艾买提的话说:“我们和解放军‘巴郎’的感情就像这绵绵葱岭,源源不绝、世代常青!”